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7-20
      
    目录
    第34卷第4期中英文目录
    2014, 34(4):  0-0. 
    摘要 ( 10 )   PDF (1353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流出物惰性气体133Xe和85Kr研究及监测改进
    李厚文, 王斌
    2014, 34(4):  193-198. 
    摘要 ( 19 )   PDF (95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惰性气体产生、转移与释放机理的分析,指出核电站放射性源项报告中惰性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产生偏差的原因,并进一步明阐明CANDU6核电站流出物中133Xe、85Kr与131mXe等主要惰性气体活度的定量关系。利用该研究结果,通过测量133Xe的活度来估算探测下限值很高的85Kr与131mXe活度,从而大大降低核电站惰性气体的统计排放量,这一方法也可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
    辐射防护用中国参考人体素模型建立、应用及最新进展
    潘羽晞, 邱睿, 刘立业, 任丽, 朱桓君, 李君利
    2014, 34(4):  199-205. 
    摘要 ( 16 )   PDF (168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女性参考人体素模型为例,介绍了中国成年男女参考人体素模型的建立工作,包括构建非均匀骨模型,补充辐射敏感器官,进行器官二次分割和调整等过程。最后建立的中国参考人体素模型基本包含了ICRP新建议书中所有辐射敏感器官,器官质量与中国参考人数据差异基本在5%以内。该模型在内照射、外照射方面均得到一定应用,研究结果为我国辐射剂量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最后介绍了人体体素模型的最新进展:精细乳房模型和微观骨模型。
    低放废物焚烧装置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改进及验证
    郑博文, 徐卫, 杨丽莉, 王培义, 李晓海, 杨利国, 张晓斌, 王煦晋, 李串连, 贾成明, 褚浩然
    2014, 34(4):  206-213. 
    摘要 ( 11 )   PDF (170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ZRF15型放射性废物焚烧装置经过多年运行,烟气净化系统出现设备腐蚀、工艺废水量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ZRF25型放射性废物焚烧装置设计时对烟气净化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包括:降低烟气急冷初始温度,增设高效过滤器预过滤,建立废水处理系统,改进设备材料等。根据冷、热态试车的结果,改进后的烟气净化系统能满足净化要求,并提高了设备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工艺安全性,降低了废水产生量,降低了烟气净化负荷。结果表明,设计改进成功地解决了原先的问题。
    氡室中气溶胶行为规律的实验研究
    郑平辉, 张磊, 梁珺成, 郭秋菊
    2014, 34(4):  214-217. 
    摘要 ( 22 )   PDF (118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静态密闭氡室中,结合气溶胶的沉降和凝并理论以及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实测结果,实验测定了不同粒径处气溶胶粒子的沉降系数和凝并系数。研究表明,随着气溶胶粒子的粒径从58.7 nm增加至436.4 nm ,沉降系数从2.11×10-5 s-1减小至1.55×10-5 s-1(285.2 nm),再逐渐增加至 1.72×10-5 s-1;凝并系数从2.12×10-9 cm3·s-1减小至3.82×10-10 cm3·s-1。沉降系数、凝并系数变化规律同以往研究规律类似,测量值与其它实测值范围较为接近。综合考虑氡室中气溶胶的沉降和凝并规律,在氡室模拟正常环境(气溶胶浓度10 000 cm-3)情况下,“最稳定”粒径出现在252.6 nm,其浓度减小5%的时间约为40 min,该值对于氡室中气溶胶浓度的稳定控制及氡子体浓度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高盐高碱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水泥固化工艺的研究
    高亚, 李玉香, 马雪, 吴浪, 吴江
    2014, 34(4):  218-223. 
    摘要 ( 13 )   PDF (78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盐高碱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的特性,通过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矿渣粉、粉煤灰和沸石作为矿物掺合料进行优化,获得固溶度大、低泌水率、流动性好、低核素浸出率的工艺配方,着重研究了水泥基材料组成、液灰比、盐浓度和促凝剂对扩展流动度、泌水率、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可以发挥火山灰效应、减水效应,从而提高固化体对废液的包容量,改善拌合物的泌水、盐析现象;矿渣粉和粉煤灰有利于获得较高流动度的水泥拌合物,沸石可显著延长拌合物的凝结时间;随着高盐高碱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盐浓度的增加,扩展流动度减小,泌水率减小,凝结时间延长;三乙醇胺能有效缩短水泥固化的施工作业时间,掺量为1%时,PSFZ配方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为262 min,终凝时间为302 min,可以满足施工作业要求。
    极值分布函数在核电厂设计基准气象参数中的应用
    姜海梅, 刘新建, 邱林, 李凤菊
    2014, 34(4):  224-233. 
    摘要 ( 16 )   PDF (246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国内几个核电厂址周边气象站的相关气象资料,分别利用极值Ⅰ型分布函数、广义极值分布函数和广义帕雷托函数计算了极端最低温度、热带气旋最低中心气压等参量的统计结果,研究采用不同分布函数和参数求解方法对极值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义极值分布函数在核电厂极端气象设计参数确定中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烟羽辐射模拟装置的研制及测试
    金成赫, 韦应靖, 王勇, 黄亚雯, 冯梅, 张庆利
    2014, 34(4):  234-239. 
    摘要 ( 16 )   PDF (207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γ监测设备对小剂量率变化的灵敏度是评价其辐射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烟羽辐射模拟装置,该装置由137Cs放射源及其传动系统、铅屏蔽体、不同厚度的铅衰减环、控制单元等组成。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和G(E)函数法对距离装置放射源3 m、离地面1 m高度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了计算,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对偏差在5%以内。结果表明,此烟羽辐射模拟装置在装载MBq量级的137Cs源时,预计可提供10 nGy/h ~ 50 nGy/h的辐射场,可用于环境γ监测设备对小剂量率变化的灵敏度测试。
    Stokes沉降法则在放射性污染土壤小颗粒湿法分级中的应用
    甘宗煜, 李伟平, 曾可, 金玉仁, 冯天成
    2014, 34(4):  240-243. 
    摘要 ( 16 )   PDF (112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了解放射性核素在小颗粒土壤中的分布,对污染土壤再悬浮评估、人员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有重要价值。依据Stokes沉降法则,利用自制沉降筒对某放射性污染区土壤粒径<50 μm的颗粒进行分级,并采用HPGe γ谱仪分析各粒级核素241Am含量。结果表明,使用各粒级土壤的密度及1.25倍理论沉降时间分级时,得到各粒级土壤的粒级纯度大于50%,某放射性污染区易悬浮土壤颗粒的质量份额<6%,放射性核素241Am的含量<0.2%。
    指甲的电子顺磁共振信号及其剂量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王亮, 张海英, 张文艺, 刘忠超, 崔松野, 焦玲
    2014, 34(4):  244-249. 
    摘要 ( 11 )   PDF (98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X射线、γ射线照射后,指甲内产生新的自由基团,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检测到指甲中自由基团的信号,形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本文主要对指甲的EPR信号组成,获取辐射诱导信号的方法、信号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134Cs示踪法测量海水中137Cs的方法研究
    李周, 李鹏翔, 高泽全, 宋海龙, 韩玉虎
    2014, 34(4):  250-254. 
    摘要 ( 9 )   PDF (106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水中137Cs的分析一般采用放化浓集结合直接γ能谱测量法。 以前的γ能谱测量法由于采用固定化学回收率一般会有10%~20%的测量误差。本文通过引入134Cs标准溶液作为实时产额示踪剂,全程示踪分析流程,可以明显降低采用固定化学回收率引入的误差。对可能影响化学回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条件实验,给出了推荐的分析流程:针对50 L环境水平的海水进行137Cs分析时,调节pH等于2或略小于2,加入适量的铯载体和约1.0 Bq的134Cs标准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10 g磷钼酸铵粉末,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充分搅拌4.0 h,放置澄清后取沉淀直接进行γ能谱测量,测量时间80 000 s时,探测限达到 1.4 mBq/L, 测量的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本方法不适用于核事故应急等含134Cs(约0.01 Bq/L以上)的海水样品的分析。
    江西省赣南地区稀土天然放射性核素调查
    刘徽平, 钟明龙, 胡咏梅
    2014, 34(4):  255-257. 
    摘要 ( 9 )   PDF (96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活度浓度水平及其迁移变化规律,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离子吸附型稀土原矿和提取过程中废渣和废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远、龙南稀土原矿除杂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最高,其天然铀、镭-226和钍-232的最高活度浓度分别为3.69×104、8.33×103和3.40×103Bq/kg;提取过程中酸溶渣中天然铀、镭-226和钍-232的最高活度浓度分别为2.58×104、2.81×104和2.75×104Bq/kg;部分稀土渣头渣中天然铀和钍-232的放射性、个别企业中和渣中天然铀的比活度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豁免水平(1 000 Bq/kg),部份稀土企业外排废水中钍、铀总量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值(0.1 mg/L)。
    田湾核电站大修集体剂量控制经验
    朱明山, 王志兵, 李中华, 陈大武, 陈皞, 李泽祥
    2014, 34(4):  258-264. 
    摘要 ( 9 )   PDF (19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电站实际分析了影响集体剂量控制的因素,重点从组织管理、过程控制、源项控制、工艺改进、同行对标、承包商管理、全员参与等方面介绍了田湾核电站集体剂量控制的实践和经验,为实现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