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济东. 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上册)[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4: 444-451. [2]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初步设计(第五册)[R]. 2005. [3] System design file-radioactive gas treatment system[R]. Rev. B, SPAEP, 04,2005. [4] 杨洋. 浅谈AP1000放射性废物处理[J]. 核电,2010, 3:51-52. [5] 陈良. 田湾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特点[J]. 核电, 2007, 5:36. [6] 刘佩, 刘昱. CPR1000与AP1000和EPR的废气处理系统比较[J]. 核电, 2008, 6:22-25. [7] 刘佩, 刘昱. CPR1000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改进的可行性分析[J]. 辐射防护, 2013, 33(3): 174-178. [8] 林诚格. 非能动安全核电厂AP1000[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8. [9] 郑立军. 活性炭吸附技术在秦山三期放射性惰性气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0] 史英霞,郭亮天,王瑞云,等.工程条件下椰壳活性炭吸附放射性惰性气体性能研究[J]. 辐射防护, 2007, 27(5): 302-306. [11] 陈良, 饶仲群. 加压贮存和活性炭吸附在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核电, 2009, 2(3): 262-266. [12] 郭亮天,史英霞,等. 活性炭吸附Kr、Xe 研究进展[J]. 辐射防护通讯,1990,10(6):33-36. [13] 郭亮天,史英霞,王瑞云,等. 用于核电站放射性气体处理的常温活性炭滞留床研究[J]. 辐射防护, 1994, 14(1): 15-24. [14] 周崇阳,冯淑娟,周国庆,等.氙在活性炭和碳分子筛上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C]//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 西安,2009:109-114. [15] Moeller DW,Underhill DW.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noble gas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J]. Nuclear Safety, 1981, 22(5): 599. [16] 王久权. 放射性氪、氙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研究[J]. 辐射防护,1982,2(3):193-201. [17] 张海涛, 邓继勇, 张利兴,等. 常温下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1, 17(1): 46-52. [18] 冯淑娟, 周崇阳, 周国庆,等. 氙在活性炭和碳分子筛上的动态吸附性能[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0,32(5): 274-279. [19] 李绮霞. 压水堆的化学化工问题[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