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专题报告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吴苹, 陈燕玲, 秦洁, 范雷, 黄薇
    2019, 39(2):  1-5. 
    摘要 ( 294 )   PDF (468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不同职业照射类型、年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情况,采集四川省1 612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248名健康人员(对照组)外周血,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培养淋巴细胞,MetaSystems系统分析记录染色体畸变,统计分析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总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放射工作人员中,核燃料循环组、工业应用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医学应用组,40岁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40岁以下,工龄20年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20年以下。结果提示,放射工作人员较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明显增加,应进一步提高核燃料循环和工业应用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个人辐射防护。
    某企业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发生甲状腺结节风险分析
    高锦, 唐波, 席悦, 袁炜烨, 沈月平, 涂彧
    2019, 39(2):  6-9. 
    摘要 ( 152 )   PDF (577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和问卷形式,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某企业内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暴露在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中以混合射线组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最高,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的增加发生风险会增加;性别不同与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有关。
    研究通报
    宁德核电站控制区智能配发系统
    钟鸣, 谭玲龙, 刘永杰, 耿利新, 温作腾
    2019, 39(2):  10-14. 
    摘要 ( 114 )   PDF (5443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出入核电站控制区是采用“用证件换钥匙取剂量计”的人工流程,该流程需要人工24小时进行配发,工作量大、效率低。为了优化进出控制区流程,提高效率,实现无人化管理,宁德核电于2018年上线控制区智能配发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结合现场调试经验,提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
    经验交流
    营养干预在急性放射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胡云轩, 王敏, 刘玉龙
    2019, 39(2):  15-18. 
    摘要 ( 134 )   PDF (828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减轻放射损伤。本文主要介绍营养干预在急性放射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治疗原则,营养干预的种类及应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施术者受照剂量的影响因素
    张庭德, 邵辉, 司宏伟
    2019, 39(2):  19-22. 
    摘要 ( 129 )   PDF (888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DSA术者受照剂量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辐射防护提供思路。介入手术施术者的受照剂量与手术难度、检查或治疗类别、手术熟练程度和工作量等诸多因素有关,透视时间与入射点空气比释动能和剂量面积乘积相关性较差。缩小照射野、降低脉冲频率、手动设定管电压均可有效降低施术者的受照剂量。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虽能有效降低施术者受照剂量,但对眼晶体(特别是左眼)和手部的防护效果欠佳。因此,除进行针对性辐射安全培训外,还应常规监测这些部位的受照剂量。
    综述
    放射性骨丢失机制与防护研究进展
    邱新宇, 闫玉洁, 奚可迪, 张琨岚, 胡文涛, 张健
    2019, 39(2):  23-33. 
    摘要 ( 195 )   PDF (1140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放射治疗可引起照射部位骨组织产生放射性骨损伤,发生骨丢失、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放射性骨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可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抑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过程。根据电离辐射对骨组织细胞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骨组织细胞对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的不同响应,可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本文从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方面介绍放射性骨丢失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其发生机制提出可能的防护措施。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特点与诊治研究现状
    胡云轩, 刘玉龙
    2019, 39(2):  34-42. 
    摘要 ( 265 )   PDF (1823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临床病程一般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本文介绍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的研究现状。
    甲癌患者131I治疗出院标准及时间研究进展
    易于颦, 胡凤琼
    2019, 39(2):  43-48. 
    摘要 ( 295 )   PDF (1089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安全、有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同时有可能产生辐射危害。为了减少其辐射危害,甲状腺癌患者行大剂量131I治疗后需住院隔离治疗,其体内放射性活度、周围当量剂量率的高低等因素决定了患者需住院隔离时间的长短。本文介绍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出院标准、体内活度估算、辐射剂量的监测、住院隔离时间以及其预测因素等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中实施规范、合理的出院标准以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