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20
      
    目录
    第35卷第3期中英文目录
    2015, 35(3):  0-0. 
    摘要 ( 12 )   PDF (159KB)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裂变产物源项框架研究
    刘新华, 方岚, 祝兆文
    2015, 35(3):  129-135. 
    摘要 ( 20 )   PDF (983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分析了M310/CPR1000、EPR和AP1000三种堆型正常运行裂变产物源项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及近年国内核电厂的运行实践、源项审评和研究成果,从源项应用目的出发,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压水堆核电厂裂变产物源项计算的框架。该框架理顺了核电厂裂变产物源项的计算流程,规范了不同堆型核电厂裂变产物源项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国内核电厂裂变产物源项计算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可供核电厂源项计算时参考。
    Geant4的肺部计数器效率校准及其受核素分布影响研究
    肖运实, 刘立业, 赵原, 卫晓峰, 曹勤剑, 熊万春
    2015, 35(3):  136-141. 
    摘要 ( 25 )   PDF (170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效率校准是人体内照射活体监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影响内污染活体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人体躯干物理模型的CT扫描图片和实验确定的探测器晶体尺寸,分别建立了三维人体数字模型和高纯锗探测器的计算模型,进而通过调用Geant4工具包,编写了模拟肺部计数器的蒙特卡罗程序,用以校准计数器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ICRP生物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全身其他器官滞留核素对肺部计数器计数的贡献,研究核素在其他器官的分布对计数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肺部计数器效率的蒙特卡罗校准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偏差为2.47%(对59.5 keV)和-8.58%(对17.5 keV);在摄入核素241Am的最初2天内和50天后,人体的实际探测效率要高于只考虑肺部滞留的探测效率,在其他器官分布的核素在肺部计数器的计数占总计数的60%以上,而在摄入中期(第3—50天),二者结果较为一致,AMAD为 1 μm 时,其他器官内核素的计数小于20%,AMAD为 5 μm时,其他器官内核素的计数在30%以内。
    徐大堡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公众辐射风险分析
    王梦溪, 赵博, 刘新建, 邱林, 毛亚蔚
    2015, 35(3):  142-145. 
    摘要 ( 21 )   PDF (107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公众辐射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本文提出了一种核电厂辐射风险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徐大堡核电厂的厂址气象条件和人口数据,依据相应机型的二级PSA分析报告,使用MACCS程序对严重事故后公众辐射风险进行分析,并与美国、英国的风险评价准则进行比较,对我国风险可接受性准则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高效过滤器现场试验荧光素钠法中采样滤膜的性能研究
    陈建利, 吴波, 梁飞, 张计荣, 张群
    2015, 35(3):  146-151. 
    摘要 ( 29 )   PDF (132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荧光素钠法的采样要求,建立了以荧光素钠为气溶胶介质的采样滤膜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实测了7种玻璃纤维滤膜的阻力、本底荧光值及流速0.92~2.75 m/s下的过滤效率,并分析了各种滤膜性能对过滤器净化系数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滤膜本身过滤效率对高效过滤器系统净化系数的影响较小,其中的CF-A、FP5211、GC90滤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14%、0.063%、0.082%;浸泡液浓度较低时,本底荧光值对系统净化系数的影响比较明显;而阻力过大限制了滤膜上荧光素钠的收集量,进而相对增加了本底荧光值的干扰。研究结果可以为采样滤膜的评价、选择、使用提供指导。
    本底剥离后的LaBr3:Ce闪烁体16N检测技术
    申启明, 张静波, 刘偲, 田志恒
    2015, 35(3):  152-157. 
    摘要 ( 28 )   PDF (183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用本底剥离后的LaBr3:Ce闪烁体作为16N检测探测器,提高了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实现了全能区检测的功能;增设泄漏预警级降低了蒸汽发生器泄漏报警的阈值;报警后附加对计数率和能谱积分的功能,实时显示泄漏进展情况;通过屏幕录像慢放快放实现各级别的泄漏仿真。
    适用于碘吸附器性能评价的低浓度甲基碘分析方法的实验研究
    张计荣, 李永国, 王海卫, 王暾, 韩丽红, 张雪平, 张群, 周胜, 刘鲜丽, 吴波
    2015, 35(3):  158-162. 
    摘要 ( 22 )   PDF (931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服放射性甲基碘法的放射性操作的缺点,开展了非放射性甲基碘(CH3127I)进行碘吸附器性能评价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该研究的关键技术:即非放CH3127I分析方法的建立。通过实验比较了多种检测灵敏度较高的CH3127I分析方法,最终推荐CH3127I经色谱纯无水乙醇吸收-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吸收液最低定量检测限为0.006 7 μg/mL,试验时注入系统CH3127I量仅占其设计吸附容量的2.0%,对碘吸附器吸附CH3131I性能无显著影响,建立的CH3127I分析方法应用于碘吸附器性能评价是可行的。
    国内核电站放射性水处理系统用水过滤器滤芯现状和探讨
    孔海霞, 史英霞, 侯建荣, 胡波, 乔太飞, 陈建利, 李彦樟
    2015, 35(3):  163-169. 
    摘要 ( 17 )   PDF (1028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电站放射性水处理系统中,水过滤器滤芯主要用来去除以胶体形式存在于水中的腐蚀产物和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是保证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目前国内核电站放射性水处理系统所用水过滤器滤芯的规格尺寸和过滤精度、性能要求、性能鉴定方法、核电站滤芯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开发现状进行了详细综述。随着我国核电的高速发展,国内应加快水过滤器滤芯的研制和国产化进程。
    经验交流
    核电厂流出物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排放量统计方法实验研究
    张艳霞, 李锦, 李宏宇, 韩善彪, 袁之伦
    2015, 35(3):  170-175. 
    摘要 ( 29 )   PDF (92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运行核电厂在流出物放射性排放量统计中,对低于探测限的相关测量结果应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合理估算,确实无法估算的,在排放量统计时按探测限的1/2取值。现有运行核电厂均采取了这种取值方法。针对合理估算低水平放射性核素含量问题,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运行核电厂以降低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探测限方式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研究中探测限降低幅度达到常规监测探测限的1/20~1/2时,常规未检出的放射性核素仍未检出,常规监测检测出的少量低水平放射性核素检出率略有增加,检出值均略高于探测限。
    VVER机组燃料破损导致放射性碘危害的评估与防护探讨
    李中华, 谢江山, 孙开斌, 王志兵
    2015, 35(3):  176-179. 
    摘要 ( 26 )   PDF (128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燃料棒破损。燃料棒一旦破损,所包容的高水平放射性碘等裂变气体将释放至一回路,并可能进一步释放到厂房导致较高的空气污染,增加工作人员受到内照射的风险。对VVER机组燃料棒破损可能导致的碘危害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1根燃料棒破损也可导致大修期间堆厂房放射性碘空气污染水平高达84DAC(derived air concentration)。结合电厂实践从一回路净化除碘、控制碘向厂房空气释放和扩散、空气净化和个人防护等方面探讨了放射性碘危害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后续应对类似情况的建议。
    铀矿井中氡及氡子体的测量
    孟丹, 席萍萍, 马英豪, 沈福, 傅翠明, 张志龙
    2015, 35(3):  180-187. 
    摘要 ( 30 )   PDF (145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特别强调了氡子体测量在氡(222Rn)的辐射剂量危害评价中的重要性以后,简要介绍了α能谱法及总α计数法相结合实现同时测量氡气浓度和氡子体浓度的有关方法,用这些方法,对某铀矿的氡及其氡子体的活度浓度、平衡当量浓度等进行了测量。根据该铀矿的氡及其氡子体的测量结果,用有关氡的剂量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剂量评价和估算。测量的数据虽然有限,但从这些测量与剂量评价结果已能看出,铀矿井中的氡、特别是氡子体测量确实值得人们的高度重视。
    高湿度条件下活性炭测氡方法的研究
    梅爱华, 刘小松, 丘寿康
    2015, 35(3):  188-192. 
    摘要 ( 25 )   PDF (131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活性炭盒测量室内氡浓度其结果受环境湿度影响大的问题,采用扩散垒和高性能活性炭等手段,研究开发了适用于高湿度环境下的活性炭盒采样器。采用该采样器,在环境湿度95%、采样时间2~5天的条件下,氡浓度的测量误差和灵敏度均符合国家标准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在采样时间为72小时的情况下,氡浓度的探测下限为10 Bq/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