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倪卫冲, 顾仁康. 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J]. 铀矿地质, 2003,19(6):366-373. [2] 倪卫冲,胡明考,房江奇,等.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航空放射性监测装置研制报告[R]. 石家庄: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2008. [3] 倪卫冲,高国林,房江奇,等. 航空γ射线全能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报告[R]. 石家庄: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2005. [4] 倪卫冲. 航空γ射线全能谱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J]. 铀矿地质,2011,27(4):231-241. [5] 倪卫冲,高国林,安政伟,等. 点状辐射源(137Cs)航空监测理论与实验技术研究报告[R]. 石家庄: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2008. [6] 贾明雁,倪卫冲,苏旭军,等. 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703研究所,2005. [7] 倪卫冲. 内陆核电站核与辐射安全的航空监测[C]//全国内陆核电站核与辐射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益阳).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 2009:107-118. [8] 倪卫冲. 我国核应急航空监测平台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设想[C]//核与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技术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西双版纳, 2007:110-115. [9] 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EJ/T 1032—2005 航空γ能谱测量规范 [S].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5-07-01. [10]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Airborne gamma ray spectrometer surveying[R]. Technical Reports Series No.323. Vienna: IAEA, 1991. [11] 潘自强. 中国核工业辐射水平与效应[M]//核科学技术丛书.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