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丽娜,隋文力,林忠.白云鄂博矿在稀土和钢铁生产中放射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J]. 稀土, 2004,25(4):75-77. [2] 徐光宪,师昌绪.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 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20(06):448-450. [3] 刘庆成,彭聂.青岛市环境氡浓度调查[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19(1):86-89. [4] 吴其反,刘华,马成辉,等. 白云鄂博伴生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环境放射性污染影响的调查[J]. 辐射防护, 2011, 31(6):364-370. [5] 潘三铭.包头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G]//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放射性水平. 北京,1995:8. [6]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译.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及科学附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 [8] 王春红, 刘福东, 刘艳阳, 等.包头及白云鄂博地区室内辐射水平调查[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 2010. [9] 李文员,杜学林,张宝忠,等.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J]. 辐射防护,1990, 10 (6):435-447. [10] 刘艳阳. 我国环境空气中220Rn子体剂量水平初步估算[C]//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 [11] 潘自强. 我国空气中氡及其短寿命子体产生的照射[J]. 辐射防护, 2003, 23(3):129-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