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红敏. 三门核电放射性气溶胶内照射防护[J]. 辐射防护通讯, 2018, 38(2): 16
-19
. |
[2] |
甄丽颖, 林颖慧. 2015—2017年广东省阳江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及生物样品中3H和14C放射性水平监测[J]. 辐射防护通讯, 2018, 38(3): 40
-42
. |
[3] |
. 目录[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6): 0
. |
[4] |
宋云龙, 吴志锋.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6): 25
-29
. |
[5] |
. IAEA第二届辐射科学与技术应用国际会议[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6): 46
. |
[6] |
.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4-5): 1
. |
[7] |
徐孝华, 秦宏冉.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放射性体表污染的去污洗消流程及场所[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4-5): 43
-47
. |
[8] |
李远辉, 刘玉龙, 于军. 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思考[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4-5): 2
-6
. |
[9] |
白光, 刘玉龙, 曹毅, 廖远祥. 提高我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水平的思考[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4-5): 7
-10
. |
[10] |
孙亮, 刘玉龙, 白光. 辐射监测及危害评估是核应急医学救援的先导[J]. 辐射防护通讯, 2020, 40(4-5): 11
-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