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詹博文, 郭瑞科, 龚宇莲, 何英姿, 张海博. 面向轴孔装配任务的双臂机器人控制策略[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5, 51(1): 85-95. |
[2] |
林宝军, 林夏, 王井胤, 李笑月, 王申, 李绍前, 王亚宾. 基于功能链的北斗三号卫星控制技术[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26-36. |
[3] |
关涛, 李彬, 武云丽. 指向约束下有限时间航天器姿态重定向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52-59. |
[4] |
黄利容, 曾喆昭, 曾鹏. 挠性航天器的自耦PD姿态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1): 75-83. |
[5] |
缪海斌, 刘鸿瑾, 吕权修, 邵立珍.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纳卫星群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21-29. |
[6] |
李兵科, 于延波, 王蜀泉, 谭永华, 岳文龙.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功率最优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30-39. |
[7] |
林波, 常建松, 刘新彦. 一种基于伪速率调制器的自激振荡消除姿态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6): 40-45. |
[8] |
陈雄姿, 杨芳, 谢松, 蔡熙, 田帅虎, 郭琪, 黄敏. 北京三号卫星自主任务规划设计与在轨应用#br#[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5): 29-38. |
[9] |
周奕雯, 仲科伟, 张万超, 金一欢, 蒋虎超. 临近空间飞行器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1): 9-15. |
[10] |
谢军, 王平. 北斗导航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技术发展与贡献[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5): 1-8. |
[11] |
王鸿儒, 刘云平, 马金虎, 严乐. 基于奇异摄动法的水下机器人串-并联PID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3): 40-48. |
[12] |
黄宇嵩, 田栋, 李洪珏, 焦荣惠, 李斐. 一种翻滚非合作航天器抵近绕飞避障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3): 1-8. |
[13] |
崔宇飞, 邓四二, 邓凯文, 张文虎, 崔永存. 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摩擦力矩特性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5): 73-80. |
[14] |
汪洋, 龚薇, 张江伟, 余琪, 朱勃帆.
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区间参数化方法
[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5): 59-64. |
[15] |
王登峰, 姚舒越, 焦仲科, 姚鑫, 李由. 对于动态目标的航天器鲁棒PD+快速跟踪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2): 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