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宇博, 王琳涛, 李林, 王晓明, 徐振邦, 陈洋. 基于压电陶瓷作动的低频隔振器[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5, 51(1): 25-32. |
[2] |
于波, 陈尧, 李晓锋, 张洪华, 董晓刚, 李经松, 王佳佳. 嫦娥六号控制软件的可靠性设计[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6): 50-56. |
[3] |
刘一隆, 张聪, 张斯航, 陈砺寒. 基于强化学习的动目标协同观测任务自主规划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42-51. |
[4] |
张秀云, 冷嘉俊, 刘文静, 刘达, 宗群. 基于联邦学习的卫星编队故障诊断[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4): 50-58. |
[5] |
王淑一, 邢晓宇, 刘磊, 刘文静. 基于DDPG的航天器性能-故障关系图谱推理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4): 1-8. |
[6] |
吴健发, 魏春岭, 张海博, 李克行, 郝仁剑.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天器多约束规避动作快速规划[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2): 1-9. |
[7] |
蔡亚星, 王兴龙, 朱阅訸. GEO在轨服务任务建模与强化学习服务序列规划[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3): 39-48. |
[8] |
周奕雯, 仲科伟, 张万超, 金一欢, 蒋虎超. 临近空间飞行器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1): 9-15. |
[9] |
文闻, 周元子, 周晓东, 陶东.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间机械臂柔顺捕获控制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1): 1-8. |
[10] |
姜波, 梁晨阳, 梅杰, 马广富. 一种面向无人机群区域协同覆盖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br#[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6): 59-69. |
[11] |
张浩东, 吴建华.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推拨优化装箱问题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6): 52-58. |
[12] |
董晓刚, 李经松, 王殿佑, 李川, 陈朝晖. 基于模型架构的航天器控制软件研制方式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2): 55-62. |
[13] |
邱志成, 杜佳豪. 基于模糊强化学习的多柔性梁振动控制仿真[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1): 29-39. |
[14] |
宫江雷, 韩笑冬, 张金辉, 邓兵, 杨凯飞, 李翔. 基于模型化配置的星务自主控制软件设计与应用[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3): 42-. |
[15] |
蔺君, 黄盘兴, 何英姿. 高升阻比再入飞行器阻力加速度设计及跟踪制导[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1):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