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晓, 徐卿, 孙秀清, 李林. 临近空间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94-102. |
[2] |
张志方, 林瀚峥, 李公军. 一种基于虚拟星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1): 8-16. |
[3] |
王世昌, 华宝成, 周依尔, 李小路. 基于TEASER算法的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1): 25-34. |
[4] |
戚毅凡, 贾英宏, 赵宝山, 洪闻青. 面向未知环境的空间机械臂自适应阻抗控制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2): 51-57. |
[5] |
张腾飞, 程会艳, 孟小迪, 齐静雅, 张颖, 刘欣. 基于稳像的星敏感器动态精度提升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2): 99-106. |
[6] |
付亮勇, 胡锦昌, 刘一武, 邓家权. 基于视觉导航的自主小行星弱引力场测量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4): 54-63. |
[7] |
程会艳, 郑然, 武延鹏, 张腾飞, 王苗苗. 一种提高多探头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精度的方法#br#[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4): 78-85. |
[8] |
黄禄明, 杨雨川, 邬志华, 付怀龙, 郭锋, 任伟艳, 张新宇, 张巍. 星敏感器激光辐照损伤效应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3): 109-114. |
[9] |
王子寒, 严微, 曹哲, 刘山山, 程会艳, 刘梦尧. 一种强散射杂光下的快速星点提取算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0, 46(6): 63-68. |
[10] |
王云鹏, 解永春. 一种改进的机械臂逆运动学阻尼最小二乘算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8, 44(5): 22-29. |
[11] |
雷拥军. 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相对基准偏差在轨标校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6): 1-7. |
[12] |
陈建峰, 余成武, 程会艳, 隋杰, 武延鹏. 基于Bipod结构的星敏感器遮光罩安装结构优化设计[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4): 68-72. |
[13] |
隋杰, 程会艳, 余成武, 武延鹏, 王晓燕, 郑然. 星敏感器光轴热稳定性仿真分析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4): 37-41. |
[14] |
周建涛, 张春明. 星敏感器瞬态效应仿真及抗干扰算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4): 25-30. |
[15] |
王海涌, 王腾飞, 钟红军, 王可东. 弹载捷联星敏感器强光规避策略及算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4):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