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宇博, 王琳涛, 李林, 王晓明, 徐振邦, 陈洋. 基于压电陶瓷作动的低频隔振器[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5, 51(1): 25-32. |
[2] |
林宝军, 林夏, 王井胤, 李笑月, 王申, 李绍前, 王亚宾. 基于功能链的北斗三号卫星控制技术[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26-36. |
[3] |
蔡陈生, 朱庆华, 唐育聪, 张彦权. 基于多场耦合建模的航天器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84-91. |
[4] |
陈易之, 于强, 吕敬, 李青, 郭建新, 王天舒. 高轨大型航天器液体晃动等效建模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77-83. |
[5] |
关涛, 李彬, 武云丽. 指向约束下有限时间航天器姿态重定向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52-59. |
[6] |
唐青原, 张宇源. 一种基于模型的通用化航天器可靠性设计与验证分析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77-85. |
[7] |
黄利容, 曾喆昭, 曾鹏. 挠性航天器的自耦PD姿态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1): 75-83. |
[8] |
张猛, 熊宇聪, 祝晓丽, 梁骄雁, 郭超勇, 唐艺伟, 肖曦. 谐波减速器动力学特性与建模研究进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6): 1-16. |
[9] |
宋晓娟, 李雪松, 何晓东, 吕书锋. 挠性充液航天器复合自适应姿态机动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11-20. |
[10] |
缪海斌, 刘鸿瑾, 吕权修, 邵立珍.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纳卫星群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21-29. |
[11] |
李兵科, 于延波, 王蜀泉, 谭永华, 岳文龙.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功率最优姿态控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30-39. |
[12] |
石永康, 王垚, 邹楠, 于超, 李梁, 李鹏. 基于Simulink的多体机械系统模型转换方法设计与实践[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3, 49(1): 90-97. |
[13] |
林波, 常建松, 刘新彦. 一种基于伪速率调制器的自激振荡消除姿态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6): 40-45. |
[14] |
杨超, 周庆瑞, 王辉. 多星多任务分配问题建模与优化算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5): 39-46. |
[15] |
蔡亚星, 王兴龙, 朱阅訸. GEO在轨服务任务建模与强化学习服务序列规划[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3): 3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