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准, 张俊丽, 李峰, 张文雅, 姚凡凡, 黄霄腾. 服役期满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离轨运行及备份模式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47-54. |
[2] |
吕楠, 郭建新, 肖帅, 林波, 仲小清, 周志成. 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控制技术发展综述[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1-16. |
[3] |
魏鑫, 苏宏博, 王冉, 张鹏昊, 田野, 张珂, 石明, 魏强. 面向市场的高轨中大型全电推卫星平台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62-68. |
[4] |
马雪, 郭廷荣, 郭建新, 刘潇翔. 双机械臂布局下的电推进位保策略[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5): 69-76. |
[5] |
尚夏, 黄明, 李冰, 张峰, 兰宝君. 面向全球部署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实时测控方案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4, 50(3): 33-41. |
[6] |
蔡亚星, 王兴龙, 朱阅訸. GEO在轨服务任务建模与强化学习服务序列规划[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2, 48(3): 39-48. |
[7] |
李果, 刘新彦. 地球同步轨道光学遥感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5): 24-32. |
[8] |
叶立军, 王静吉, 宝音贺西, 尹海宁, 刘付成. 太阳同步冻结轨道星座保持与捕获[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21, 47(3): 24-32. |
[9] |
施强, 袁长清, 孙云龙, 于海莉.
共线三星库仑编队动力学与自适应控制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6): 13-19. |
[10] |
施强, 袁长清, 吴立尧. 径向两星库仑编队队形保持自适应控制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 43(3): 28-32. |
[11] |
孙小松, 陶景桥, 李明. 故障安全设计在国内外同步轨道卫星中的应用[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2, 38(4): 29-34. |
[12] |
冶元菲; 吕楠; 黄献龙; 陈晓; . 先进电子信息系统在通信卫星平台中的应用[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 37(1): 45-49. |
[13] |
刘赞1,2,高益军1. 逆行地球同步轨道特性探索[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9, 35(4): 52-56. |
[14] |
吴丹. 一种偏置动量卫星的三轴姿态控制方法[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 34(3): 51-54. |
[15] |
刘新彦. 利用摆动地球敏感器两个探测器输出的姿态确定[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 34(2): 14-17. |